发布日期:2023-08-23 来源: 网络 阅读量()
澳门《基本法》颁布22周年之际,澳门举办“开拓‘一国两制’实践新征程”学术研讨会,大陆与港澳台四地的专家学者齐聚讨论这一主题。“一国两制”构想最先为台湾问题提出,先应用在香港,又应用于澳门,但港澳两地的实践情况又不尽相同,各有特色。 “一国两制”在澳门为什么实践得好? 综合与会的澳门基本法推广协会副理事长李沛霖、澳门大学法学院教授罗伟健、澳门理工学院“一国两制”研究中心副主任冷铁勋的观点,他们认为: 第一,澳门对《基本法》的权威地位维护得力,特区的法律制度均按照《基本法》行事。 第二,澳门是社团社会,协商氛围突出,大家本着和气生财的原则,就事论事,不把具体问题政治化。 第三,澳门回归以来经济发展较快,民生发展较好。 第四,澳门在教育上投入大量资源,本着爱国爱澳精神办校,国家民族认同较好。 第五,澳门面积小,人口少,人比较团结,历史上一直和中央保持密切联系。 李沛霖: 国家认同成败,教育是根本 澳门《基本法》委员会委员李沛霖是澳门基本法推广协会副理事长,在澳门从事教育工作48年。他表示,港澳两地实践“一国两制”有差异,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因素。1967年后,港英政府在教育上投入大量资源办英文学校,挂五星红旗的学校全港只有六七所,且港英政府用尽办法不提供资金,使其办学困难。教科书中,港英政府有意割裂了1840年以后的中国历史,学生不知道侵略者的行为,反而过分感激英国给香港带来的繁荣,从幼儿园到大学都是如此,因此几代人国家民族观念淡薄。 反观澳门,葡澳政府从来不肯出钱办教育,澳门本地的教育一直是华人出钱集体办学。澳门适龄儿童93%都在私立学校读书,回归之后这种情况也没有改变,且回归之前,大多数学校都是挂五星红旗。 澳门《基本法》推广协会的前身,在回归前就将普及《基本法》深入课堂,对学生进行爱国教育;回归以后,爱国爱澳教育一直不断,因此青年对国家和澳门都有正确的认识。 罗伟健: 澳门对基本法理解全面准确 澳门大学法学院教授罗伟健认为,回归前,港澳的情况的确存在差异。香港历史比较复杂,澳门则从上世纪70年代就和中央政府保持比较密切的联系。回归以前的基础与现在的情况存在一定因果关系。 回归后,对《基本法》的认识程度,澳门社会比香港社会情况要好。这包括《基本法》的普及和推广。如果不能全面正确地理解《基本法》、认识《基本法》,对国家的认可,对个人身份的认同就容易出现混乱,和中央的关系无法融洽,就容易出问题。澳门在贯彻《基本法》上一贯坚定,情况较好。 当然,这和回归以后,澳门搭乘祖国经济发展的便车,社会民生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人民生活安居乐业也有关系。过去葡萄牙政府没有搞好,现在回归了情况有很大改善,老百姓能直观认识“一国两制”的好处。 冷铁勋: 协商气氛突出,不政治化 冷铁勋认为,澳门“一国两制”实践得比较好,与《基本法》推广得好、《基本法》权威得到充分维护有很大的关系。 澳门的社会基础是社团,协商氛围突出,大家信奉和气生财的原则。就事论事,不会政治化,有什么问题解决什么问题,有商有量。澳门地方小,人口少,大家比较团结也是原因之一。 (据中评社澳门电) 据新华社澳门4月1日电 (记者刘冬杰)澳门特区行政法务司司长办公室发布消息,中央政府赠送澳门的大熊猫“蜀蓉”和“娅林”将于下月赴澳定居,接替现在澳门生活的雄性大熊猫“开开”。预计“蜀蓉”和“娅林”6月可以与澳门市民见面。 中央赠澳第一对大熊猫“开开”和“心心”于2010年12月到达澳门,成为不少澳门市民的“开心果”。不幸的是,“心心”2014年6月因病离世。 去年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澳门考察期间宣布,再赠送一对大熊猫给澳门特别行政区,当即受到上至特区行政长官下至普通市民的热烈欢迎。 随后,特区政府成立了由行政法务司司长陈海帆任协调员的“跟进中央政府送赠大熊猫工作小组”。 经过三个多月的协商,相关专家组从大熊猫的年龄、身体健康状况、行为和心理健康、繁殖及遗传等五个方面进行了综合研究评估,最终选定现年8岁的雌性大熊猫“蜀蓉”及7岁的雄性大熊猫“娅林”来澳生活,接替目前形单影只的“开开”。 据新华社台北4月1日电 (记者李寒芳、曹典)既不用对影贴花黄,也无暇常对明镜台,除了“正衣冠”,皇帝与镜子有怎样的缘分?台北故宫1日举行记者会,讲述自即日起所策新展“皇帝的镜子——清宫镜鉴文化与典藏”等春季三大特展。 台北故宫器物处助理研究员吴晓筠表示,本次展览围绕着清宫皇族对镜子的鉴赏、装治与使用等主题,展览自即日起至明年2月28日结束。 吴晓筠说,漫长的历史淬炼,让镜子成为具有厚重文化意义的一种文物。这一概念在我们今天生活里面也是有所反映,我们还是拿玻璃镜作为避邪的重要工具。最后“镜文化”在乾隆皇帝手上发展出全新的风貌和使用方式。 花鸟是中国绘画的长盛不衰主题。同日介绍的“十指春风——缂绣与绘画的花鸟世界”从即日起展至6月25日,集结绘画、缂绣、漆笺、古籍版画等作品。 台北故宫书画处表示,早在商周时期,花鸟就已是器物装饰的重要元素,到唐代绘画技法趋于纯熟,五代后进入成熟期,宋代花鸟画蓬勃发展,元代文人画观念兴起,花鸟画亦受影响,明清时期,写意花鸟画兴盛。 另一项展览“毫素风采——明末清初的女性绘画”则从即日起展至6月25日。展览起源于梳理清代汤漱玉的《玉台画史》,其中所辑录的历朝女性画家中以较为禁锢女性、社会氛围沉闷的明清时代数量最多。 此次特展遴选明末清初具代表性的女性画家,如“秦淮八艳”之一的顾媚,明代青楼名妓马守真,晚明时期与东晋卫夫人、元代管道升并称为“墨坛三大才女”的邢慈静,文徵明的玄孙女赵文俶等作品,表现这些杰出女画家的才情雅致。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08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