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添加收藏

您好! 欢迎来到广东某某建材科技有限公司

微博
扫码关注官方微博
微信
扫码关注官方微信
电话:400-123-4567

您的位置: 主页 > 杏鑫资讯 > 公司新闻
公司新闻

优化商品结构

发布日期:2024-08-12 来源: 网络 阅读量(

  商品结构是指符合公司市场定位商圈顾客需要的“商品组合

  优化商品结构的主要内容体现在各类商品之间的经营比重是否合理(按大、中、小类)、单类商品中系列化程度是否足够、同品牌商品单品组合比重是否合理等。

  优化商品结构应从以下指标进行考核:

  1.商品销售排行榜:现在大部分门店的销售系统与库存系统是连接的,后台电脑系统都能够整理出门店的每天,每周,每月的商品销售排行榜。从中就可以看出每一种商品的销售情况,调查其商品滞销的原因,如果无法改变其滞销情况,就应予以撤柜处理。在处理这种情况时应注意:(1)对于新上柜的商品,往往因其有一定的熟悉期和成长期,不要急于撤柜。(2)对于某些日常生活的必需品,虽然其销售额很低,但是由于此类商品的作用不是盈利,而是通过此类商品的销售来拉动门店的主力商品的销售。如:针线,保险丝,蜡烛等。

  2.商品贡献率:单从商品排行榜的来挑选商品是不够的,还应看商品的贡献率。销售额高,周转率快的商品,不一定毛利高,而周转率的商品未必就是利润低。没有毛利的商品销售额再高,这样的销售又有什么用。毕竟门店是要生存的,没有利润的商品短期内可以存在,但是不应长期占据货架。看商品贡献率的目的在于找出门店的商品贡献率高的商品,并使之销售得更好。

  3.损耗排行榜:这一指标是不容忽视的。它将直接影响商品的贡献毛利。例如:日配商品的毛利虽然较高,但是由于其风险大,损耗多,可能会是赚得不够赔的。曾有一家卖场的涮羊肉片的销售在某一地区占有很大的比例,但是由于商品的破损特别多,一直处于亏损状态,最后唯一的办法是,提高商品价格和协商提高供货商的残损率,不然就将一直亏损下去。对于损耗大的商品一般是少订货,同时应由供货商承担一定的合理损耗,另外有些商品的损耗是因商品的外包装问题,这种情况,应当及时让供应商予以修改。

  4.周转率:商品的周转率也是优化商品结构的指标之一,谁都不希望某种商品积压流动资金,所以周转率低的商品不能滞压太多。

  5.新进商品的更新率:门店周期性的增加商品的品种,补充商场的新鲜血液,以稳定自己的固定顾客群体。商品的更新率一般应控制在10%以下,最好在5%左右,另外,新近商品的更新率也是考核采购人员的一项指标。需要导入的新商品应符合门店的商品定位,不应超出其固有的价格带,对于价格高而无销量的商品和价格的无利润的商品应适当地予以淘汰。

  6.商品的陈列:在优化商品结构的同时,也应该优化门店的商品陈列。例如:对于门店的主力商品和高毛利商品的陈列面的考虑,适当地调整无效的商品陈列面。对于同一类的商品的价格带的陈列和摆放也是调整的对象之一。

  7.其他:随着一些特殊的节日的到来,也应对门店的商品进行补充和调整。例如:正月十五和冬至,就应对汤圆和饺子的商品品种的配比及陈列上进行调整,以适应门店的销售。

  优化门店的商品结构,有助于提高门店的总体销售额。它是一项长期的管理工作,应当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及时的变动,这样才会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商品结构的优化应以企业经营商品的品类、品牌优化和货架优化为基础,两者应该是相互协调的。对商品结构的优化,首先要改变大型零售企业的经营品种必须多而全的传统观念,更要走出品种越多就会吸引更多的顾客,销售量就会越大,效益就会越好的思想误区。前面提到的“大量销售有限的品种”的成功,已经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思维方向。零售企业特别是大型零售企业必须根据自身的特点、消费者群体等方面的不同,在科学的市场细分、市场定位的基础上,不断地对经营品种进行科学的优化。

  1.运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对各类商品的综合业绩进行科学评定。已经具备了POSMIS系统的企业应充分运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细化商品分类,对每个品种、类别、品牌、规格进行销售量、利润率、供应保证等全方面的综合评定,同时也可以将某一商品通过不同规模型号的组合、不同地点、不同陈列方式等的变化来评定其业绩的变化,为商品结构的进一步优化提供更有力的科学依据。当然,上述综合评定还应包括价格、质量服务、企业的整体定位等多方面因素。

  2.商品结构的优化要和商场合理布局、现代商品陈列技术结合起来,对商品结构的优化应该结合商场的布局同步进行。企业可将经营的商品分为:目标性商品,即代表企业经营特色和形象的销售业绩好的商品;一般性的商品,即相对于目标性商品次要一些的满足大部分消费者需要的商品;季节性、节日庆典类商品以及方便性商品。对于以上四类商品应该结合商场的合理布局,对于目标性商品应突出、重点陈列;对于方便性商品应放于消费者易于拿取的地方;对于季节性、节日庆典类商品应突出其特点并结合相应的促销手段。

  3.商品结构的优化还应包括对货架的优化。企业要视货架为有限的资源,对其进行合理的安排,使有限的货架发挥最大的效益。要通过对各商品大类、品牌、规格、型号、款式的科学评价,在对商品进行合理布局的同时对货架进行优化,包括对商品品种、规格、型号、款式的合理选择和搭配。

  4.商品结构的优化还应与企业的价格策略促销策略和手段结合起来。沃尔玛在深圳开设的五家分店中不同的分店根据顾客群体的不同,商品的结构、价格并没有因为追求死板的“统一”而完全一致。位于居民区的分店不仅生鲜、冷冻类商品数量、品种、陈列面积胜于其他分店,在价格上也略低于其他分店。对于好的商品进行促销,给消费者一个超值的概念,更是这些企业的常用手段。

  5.商品结构的优化还应与企业规模的扩大,特别是开展连锁经营结合起来。尤其应该注意规模的扩大,连锁经营过程中商品品种的增加与商品结构的优化一定要同时进行。

  每个卖场的管理人员都不希望看到畅销商品的断货,而滞销品却是堆积如山的现象。这是一件令人烦恼的事情。然而很多经营者由于只知道各种商品的大致销售情况,对于滞销商品的挑选和淘汰却总是不好把握。大部分的经营者都知道商品的“黄金法则”(或“20/80法则”),即为卖场里80%的商品的销售额只占总销售额的20%,而20%的小部分商品的销售却占据总营业额的80%。面对着不断变化的商品,如何处理卖场商品的更新换代就显得格外重要。

  优化卖场的商品结构的重要性,就像是在整理计算机的注册表,修改的正确,会提高系统的运行速度,不正确的删改,可能会导致微机的系统瘫痪。商品结构的调整有以下几点好处:

  1、节省陈列空间,可以提高门店的单位销售额;

  2、有助于商品的推陈出新;

  3、便于顾客对有效商品的购买,以便保证主力商品的销售份额;

  4、有助于协调门店与供应商的关系;

  5、提高商品之间的竞争;

  6、提高门店的商品周转率,降低滞销品的资金占压。

  某超市门店中的销售非常不理想,近6000多个品种中,似乎很多单品都能卖一点,但又都卖得都不算很好,从该店POS经营数据进一步分析发现,有近50%单品却创造了50%的销售(即50 VS 50)?这样的商品构成是否正确?如何来诊断是不是商品构成出了问题?(如下图)

  超市竞争的核心在于价格竞争,价格竞争的基础来源于单品的量化销售,如上图若50%的单品实现了50%的销售额,表明该超市的商品中什么都能卖一点,但什么都卖不好,何来的量化销售?!即没有A类主力商品或A类主力商品不明确! 那试问这家超市又何以和供应商压低进价?进价压不下来,它又靠什么去塑造低价形象,靠什么去和竞争对手竞争?事实上一个卖场的商品不好卖,首先要考虑的是商品的构成哪里有问题,而不是哪个商品有问题。

  那么,如何判断单品数与销售额占比多少才会正常呢?根据多家超市的现场实践,超市的商品构成中,如果30%的商品创造了70%的销售的时候,才表明商品构成基本正常,因为20%商品创造80%的销售在多数情况下仅是一个理想化的状态!这时我们的工作重点才是放在引进新品淘汰滞品上。假如在超市的商品构成中,偏离了30%的商品产生70%销售的均属不正常,则表明采购业务部门、门店营运部门要深入分析并改善商品构成,即首先需从品类构成上着手,而不应从单品上着手,否则事半功倍。

  在诊断和分析卖场的商品结构问题时,超市用得最多的是采取一种商品结构图分析法,利用商品结构图双峰分析法诊断超市商品构成问题。一般我们以价格线为横座标,以销售额 / 销售量为纵坐标进行分析,健康的超市商品构成要求曲线必须是双峰状的,而且必须前面低价位一个波峰高于后面高价位的波峰。

  我们诊断分析某连锁超市的商品构成时,发现其卧室用品大分类、拖鞋中分类、男装拖鞋小分类下的商品构成是: 8.8 元、12.8、 19.8、 25元共四款商品。我们如何来诊断分析这商品构成有没有问题?超市的商品构成,一方面在于根据目标客层的构成来判断商品价格带,另一个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根据竞争对手的价格带构成调整我们自己的价格带。在本例中,而我们主要竟争对手的价格带构成为5.8元、7.8元、11.8元、16.8元,我们的商品构成仅是对手的中高档商品——当我们的客层构成又属于中低收入时,顾客很自然地会认为我们的商品贵而选择去竟争对手处购买。

  当然,我们在做商品结构优化的时候,还会遇到不同级别、不同地区的门店怎样分级的问题。首先,按照营业面积进行分级,不同级别的门店按品类的销售业绩进行综合分级,结合门店的商品陈列空间(即货架组数),得知一家门店可容纳的标准商品品项总数,然后,先从最大的商品结构也就是最大门店着手,先构建一个最大的商品品类清单,再通过分析该店每个品类的销售排行、市埸潜力、商圈结构、消费习惯、购买水平、竟争对手品类构成等要素进行增减,包括各产品线价格带的深度与宽度之间进行取舍,从形成不同级别门店的各自商品结构,然后根椐同样的分极原理形成各店一个多级的货架陈列图,这是比较具实操性的解决方法。

  接下来我想介绍一下美国AC尼尔森提供出的解决方案,通过其工具与零售管理系统的衔接来做的解决方案,首先,你要有一个可以提供清晰数据,不管系统是否先进,可以提供一套真实的有参考意义数据的系统,因为这是最基本的,不需要那么高端,接着需要与其商品分析软件的ODBC数据库进行连接,经过系统分析从而得出一个建议的商品结构模板,这么多年以来,业内的同仁很少知道,进入商品分析软件时,可以把市场数据和零售企业的销售数据导入软件后,通过若干的分析,它会提出建议的商品清单,然后再根椐商圈、客层等一些特定的因素再进行增减,最终形成一套相对较科学的、完善的商品结构,这是目前比较省时、省力又快的办法

  当然,还有一个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在你的竟争对手里面,选一家最接近你的目标客层或商圈重叠较大的竟争对手的商品结构作为参照,然后再按比照其商品结构进行SWOT(机会、威胁、优、劣)分析,这个办法业界很多同仁或许知道,我在这里就不做多的赘述了。

  其实,作为超市的经营者与管理者要明确一样东西,我们靠什么去吸引顾客、靠什么去激发顾客购买?是靠商品又多又全吗?不是!因为我们超市不能走进大而全的误区;是靠我们的商品新奇特吗?不是!因为超市经营的是顾客基本生活用品……我们超市吸引顾客的核心点是让顾客省钱,以更少的钱过更好的生活!因而必须突出特价效应和氛围!超市竞争的核心还是在于商品构成策略!所以我们在诊断分析超市的商品构成时,必须先由外到内,了解目标客层构成、了解商圈对手的同类商品(包装、规格、价格带等),反过来诊断我们的商品构成有没有问题。

平台注册入口